新闻中心

4新闻资讯
您的位置:首页  ->  新闻资讯  -> 公司动态

讲解一下摄像头视觉定位的核心原理?

文章出处:公司动态 责任编辑:广州图博视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发表时间:2025-09-16
  ​摄像头视觉定位(Camera-Based Visual Localization)是一种通过摄像头采集图像信息,结合计算机视觉算法(如特征匹配、深度学习、几何计算),实现目标在空间中位置与姿态(6 自由度:X/Y/Z 坐标 + Roll/Pitch/Yaw 角度)确定的技术。
摄像头视觉定位
摄像头视觉定位的本质是 “通过图像信息建立‘像素坐标’与‘真实世界坐标’的映射关系”,核心流程可分为 4 步,需依赖 “相机内参”(摄像头自身参数)与 “环境信息”(如地图、标志物):
图像采集与预处理
摄像头(单目、双目、多目或 RGBD 相机)采集目标或环境的图像,先进行预处理(如去噪、畸变校正、图像增强)—— 由于摄像头镜头存在光学畸变(如径向畸变、切向畸变),需通过相机标定获取内参(焦距、主点坐标、畸变系数),修正图像像素位置,确保后续计算的准确性。
特征提取与匹配
从预处理后的图像中提取 “稳定可识别的特征”(如角点、边缘、纹理、深度学习生成的特征向量),再与 “已知参考信息”(如预构建的环境地图、预设的标志物模板)进行匹配:
参考信息为 “地图” 时:匹配图像特征与地图中的特征点(如 SLAM 构建的点云地图),确定当前图像在地图中的位置;
参考信息为 “标志物” 时:匹配图像中的标志物(如二维码、AprilTag、特定图案)与模板,通过标志物的已知尺寸计算其在空间中的位置。
空间坐标计算
基于匹配的特征点,结合几何约束(如单目相机的 “三角化”、双目相机的 “视差计算”、RGBD 相机的 “深度信息”),将像素坐标转换为真实世界坐标:
单目相机:需通过 “运动恢复结构(SfM)” 或 “已知标志物尺寸” 计算深度(单张图像无法直接获深度,需多帧图像或先验信息);
双目相机:利用左右镜头的视差(同一特征点在左右图像中的像素偏移),结合两镜头的基线距离(已知),通过三角公式计算深度;
RGBD 相机:直接输出每个像素的深度值(如通过红外结构光、飞行时间 TOF 技术),无需额外计算深度,定位效率更高。
姿态与位置输出
通过多组特征点的坐标映射,计算目标的 6 自由度位姿(位置:X/Y/Z;姿态:绕 X 轴翻滚 Roll、绕 Y 轴俯仰 Pitch、绕 Z 轴偏航 Yaw),并通过滤波算法融合多帧数据,降低噪声干扰,输出稳定的定位结果。
135-3307-0313

Hello!

加好友

微信扫一扫

享一对一咨询

404 Not Found

404 Not Found


nginx